"铛铛铛":"敲"得40万粉丝开怀一笑

2013-01-11 10:01:49 hsx

    新华网西安1月10日专电 题:“铛铛铛”:“敲”得40万粉丝开怀一笑

    新华社“中国网事”记者 陈晨 何悦

    现在几点?铛!铛!铛!微博上的“古城钟楼”告诉你。围观者笑了,给他取个“爱称”:“钟楼君”。由此,用汉字“敲钟”的80后“钟楼君”——党建火了。

    “意外走红”让党建“恍如隔世”:就在两天之前,自己还只是一名生活在西安的普通软件工程师,如同这座城市数量众多的“IT男”一样,每天在写字楼内对着电脑工作,在微博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朋友留言互动。

    而一夜之间,要求采访他的电话和短信铺天盖地。党建干脆把手机扔到了家里,而等他晚上回到家时,手机竟然被打得没了电。

    “没有想到会这么红,局面已经完全超出自己的掌控了。”本已经“闭门不出”的党建还是接受了“中国网事”记者的独家专访。尽管已经红遍网络,这个看上去有些憨厚的陕北男孩仍然觉有有些莫名其妙:“我怎么就火起来了呢?”

    “我不是个太低调的人,但也并不喜欢用新闻报道的方式来‘高调’,对程序员来说,做出更多更好的程序才是我们的喜欢的‘高调’。”党建说。

    这一切都源自两年前他和朋友“葡萄侠”创作的一个微博“古城钟楼”:

    在这个每两小时都分毫不差地发出一条整点报时微博的账号上,通篇只有一个“铛”字,像西安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一样,“古城钟楼”按照中国古代的地支计时法报时,每天“铛”字的数量从“午时”的一个逐次增加到“巳时”的十二个,周而复始,年复一年。

    就这样,自2011年10月上线开始,“古城钟楼”默默地“铛铛铛”了近两年,发出了2500多条微博,却一直“闻者”寥寥。中间一度因为服务器出了问题而“停摆”,党建自己都不知道。直到1月7日晚,在被几个名人转发后,“古城钟楼”突然走红网络。短短两天之内,粉丝从几千人暴涨至42万。

    接踵而至的“围观”立刻带来了话题效应:从“史上最无聊微博”的戏谑到“坚持就是胜利”的褒扬,从“嫁人就要嫁执着钟楼君”的追捧到“浮躁中坚守着宁静”的称赞,一时间,“古城钟楼”成了网络上最火爆的话题,来势之汹涌,让党建和“葡萄侠”都有些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“创意来自英国的大本钟,但初衷并非完全是为了报时,也想通过这个来测试一下新技术,”党建耸了耸肩,“所以原本做100行代码就可以实现定点报时的效果,我们硬是做了3万行,测试技术是真实的目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微博是我和‘葡萄侠’共同维护的,他的功劳可以占到70%,只是因为他正在国外,只能由我出来代言了。”

    自称“码农”的党建,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就是琢磨代码,在他看来,“古城钟楼”只是一个普通的程序,所不同的仅仅是因为拥有一个有趣的名字。面对个别网友的质疑,党建甚至颇有些孩子气地在微博上争辩,“其实你们不了解码农的乐趣,码农的乐趣在于折腾各种技术,越复杂越开心,生命在于折腾嘛。”

    这一“折腾”不要紧,倒是给众多网友“敲出”了娱乐和宣泄的话题。仿效“古城钟楼”用一个字反复循环的“报时体”走红了,山寨的“西安古城鼓楼”出现了,更有网友说“钟楼君”“敲出了人生的真谛”。

    面对意外走红,党建的心态很平稳,对于网络传闻“古城钟楼”是营销账号的说法,他也淡然一笑。“这两天凡是有人给我留言想谈合作营销的事,我一概都不回复。我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态,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    “‘铛’字是拟声词,读音铿锵,情绪性较强,可以帮助网民宣泄情绪,缓解压力。”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研究员许子豪也关注到走红的“古城钟楼”,“从这个角度而言,关注者就是单纯出于一种集体的放松和娱乐心理。”

    专家建议党建,想要持续地吸引受众,就需要以音乐、视频等不同形式来报时,并融入一定的文化元素,这样才能使其生命力更加持久。

    “下一步,考虑会加入一些视频、音乐的元素,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醒大家要有时间观念。”党建摊开了双手,“也还没有想好呢。”

    其实,在“古城钟楼”走红后,他就做好了重归平静的准备。“没想到要‘红’,但想到了会‘不红’,”党建笑笑撇了撇嘴,“大家开心一笑,分享快乐,这就足够了。”


来源: 新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