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或将征收交通拥堵费 网友:收费就能解“堵”吗?

2013-09-03 11:28:25 hsx

  北京市环保局日前发布《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(2013-2017年)重点任务分解措施》,计划要求,市交通委和市环保局牵头研究制定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。这一消息引发网友热议。

北京或将征收交通拥堵费 网友:收费就能解“堵”吗?

  #久治不愈#

  [新闻解读]

  分析

  征收“交通拥堵费”应该慎之又慎

  文/田方

 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成为非常突出的世界性难题。在过去的20年中,交通阻塞使美国人浪费时间、燃料和带来的损失增长了4倍以上;日本仅东京圈严重拥堵地点就达219处;在欧洲,法国采取建设完善巴黎的环状线,德国采取强化高速道路网等措施,但仍然无法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。据国务院参事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、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,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,我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。

  交通拥堵已成“公害”,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、金钱,败坏了我们的心情,伴随而来的大气污染加剧,更令每个人都有切肤之痛。但是,民众讨厌堵车,但更讨厌收费。窃以为,收取交通拥堵费与法治精神和国务院的规定相悖。《关于治理向机动车辆乱收费和整顿道路站点有关问题的通知》明确规定,“除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明文规定外,任何地方、部门和单位均不得再出台新的涉及机动车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、政府性集资和政府性基金项目”,“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,扩大收费范围”。哪些城市政府有超越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权力去制定收取“交通拥堵费”的政策呢?伦敦、新加坡等城市的路面交通,除了公交车外,基本上都是私家车和商务车;单位公车的比例非常少。而我国呢?所以,疏解交通“窘局”不能够把眼睛只盯在私家车上,而应先把公车的数量减下来,再来谈是否收取交通拥堵费。

  征收交通拥堵费是一种很极端的手段,对控制交通流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。虽有伦敦收取“交通拥堵费”的“国际经验”,但旅英学者范慧勇亲身观察研究发现,尽管伦敦2003年刚开始收取拥堵费时车流量减少了15%~20%,但如今车流量已基本恢复到原来水平,拥堵照旧,甚至形成“越收越堵”的窘况。《大洋网》针对“交通拥堵费”的调查显示,94%的网友对收取拥堵费的治堵效果“不看好”。我以为,拥堵是因政府公共管理水平低,而“拥堵费”只是政府建“小金库”的一个名目。政府的失职不应该由老百姓来买单。如果政府试图通过收费缓解交通拥堵,那么,首先要给民众提供一个人们愿意选择的、高效的、能替代开车出行的公共交通方式。因为国外收取“交通拥堵费”无不是建立在拥有高度便利的城市公交系统的基础之上。

  交通拥堵费征收不能单兵突进

  文/温江桦

  深圳、广州、上海、南京等城市早就有征收拥堵费的设想,为何迟迟不动?其中最大原因就是拥堵费不是一征了事,立马见效,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。例如伦敦为了开征拥堵费,提前3年就开始对交通、道路、城市布局进行规划,强化公共交通,连接停车场与地铁、轻轨、公交巴士,以便及时分流人群。如今,调查数据都显示了,北京公共交通平均出行速度不到小汽车速度的一半,公交、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换乘还不能实现非常便捷。铁一样的事实摆着呢,拥堵费的征收怎么能单兵突进?

  再说了,拥堵费征收和民众切身利益攸关,实在是一件大事儿,一不小心就把公平打破了。民众交了养路费,再交拥堵费,有双重收费的嫌疑,车主的负担可不轻。如何保证征收拥堵费的公益目的?如何保证收上来的钱返还至城市交通改善上?这都需要一个城市做足体制准备。

 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一个城市收取拥堵费前,先要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好规划准备、体制准备、技术准备和法制准备。从目前消息看,北京环保局的这一计划,显然是想做好技术准备和体制准备。但是规划准备呢、法制准备呢?尤其是规划准备,拥堵费征收最重要的前提便是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。伦敦公共交通分担率在65%以上,酝酿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城市,你们的公共交通分担率是多少?能不能拿出来一个数字,让公众信服,让拥堵费征收站得住脚?

  可以说,因为牵涉面广,工程浩大,拥堵费是“治赌”的最后一张牌,政府“治赌”的决心是好的,但是好心不能办歪事儿,眼中只盯着拥堵费,不见其他。